“收廢品———”,“收廢品———”,每個周末,一大早就能聽到小區里傳來收廢品的吆喝聲,今天也不例外。我急忙跑到陽臺,向收廢品的小販示意,我有廢品要賣。等到小販上到四樓我家門口時,我已把陽臺上堆放的一堆廢紙殼、塑料瓶子、爛水壺等堆在了門口。小販麻利兒地收拾過秤。在我看來很大一堆廢品其實還不到一公斤。小販說五角錢,我笑笑接過錢,他便背著廢品走了。
  在我們北方老家,我們管賣廢品叫賣破爛。可以說我賣破爛的習慣是從幾歲就養成的,從爛鞋爛盆到廢紙破書,幾乎能賣錢的都賣過,一直賣了幾十年。賣的錢也從幾分到幾角幾塊,甚至十幾塊。無論錢賣的多與少,總會讓我的心情愉悅,因為覺得賣破爛得來的似乎是一種意外收穫。
  小時候,村子里隔三差五地就有收破爛的人來。小孩子們是很歡喜的,一個個跑回家搜羅家裡能賣的東西。最開始賣得最多的是穿爛的布鞋和讀過的舊課本,後來會有一些用破的塑料盆子塑料碗及一些農具上退下來的鐵塊,再後來會有穿得不能再補的塑料涼鞋賣。搜羅到能賣的破爛的孩子是很幸福的,能從收破爛的人換來幾分或者幾角錢。沒有破爛可賣的小孩子也會跟來湊熱鬧,分享小伙伴的快樂。
  有時候,收破爛的並不給錢,拿一些水果糖、針線包、拇指大小的塑料玩具等來換破爛。這些東西對於小孩子來說更有吸引力,一個個圍著收破爛人的貨攤東瞧西瞅,伸手拿起這個放下那個,眼裡全是興奮與渴望。收破爛的人就會催促孩子們回家搜羅能賣的東西,於是孩子們一哄而散,全都跑回家收拾破爛去了。有的小孩經不住誘惑,趁大人不在家,會把還沒有完全破掉的塑料盆拿來換玩具,其後果是挨一頓父母的打。
  我賣的破爛都是母親提前挑揀好的,等收破爛的來了,就搶著去賣,只圖能拿一會兒賣到的錢和換到的東西。因為家裡窮,賣破爛的錢得交給母親補貼家用。
  如今,日子好過了,但我賣破爛的習慣卻一直保留著,家裡有可以賣的破爛都隨手堆放到陽臺的角落,有收廢品的來,便順手賣掉。
  現在,打開電視機,時不時就會看到“分類產生價值,垃圾產生資源”的公益廣告,這時,我心中還產生了一種自豪感———不知不覺加入了環保的行列。
  養成賣破爛的習慣,舉手之勞卻會給自己、給社會一份意外的收穫。
  (作者單位:忠縣廣播電視臺)  (原標題:賣破爛 倪紅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m94ymwov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